信息安全技术 罗俊海

信息安全技术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专业限选课程。讲授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理论、主要技术与分析方法,说明典型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安全意识、密码技术、操作系统安全、物理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和安全管理等。本课程讨论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事件和解决方案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树立网络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概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记忆、理解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安全意识,掌握密码技术、操作系统安全、物理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和安全管理等关键技术,借助文献研究和应用必要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和所学技能,针对具体信息安全问题正确提出解决方案,分析过程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以培养学生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

目标1: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信息安全意识、密码技术、操作系统安全、物理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和安全管理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安全技术的分析,运用必要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和所学技能,针对具体信息安全问题正确提出解决方案,并分析论证所获结论。

目标2: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完这门课课程后,学生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意识到信息安全技术是与时俱进的,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培养终身学习信息安全技术的习惯。

目标3:终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完这门课程后,学生能具备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目标4:通过对信息安全技术发展历史的了解,提升网络安全意识、树立网络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核要求

1.平时考核

采用平时作业形式,占总成绩:35%

2. 课堂测试及课程报告

完成课堂测验及规定的课程报告题目,课程报告报告,占总成绩:35%

3.期末考核

考核全课程知识点掌握情况,采用开卷考试形式,占总成绩:65%

预备知识
授课大纲

1第一章: 绪论 (4学时)

记忆、理解信息、数据、安全、信息安全、安全属性的基本概念,理解信息安全发展历程(1学时),

掌握我国信息安全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密码法》和《个人隐私法》,增强责任和使命担当(1学时);

理解并掌握信息安全基本保障模型、安全属性、安全内在本质(1学时);

理解信息安全事件、安全意识、网络钓鱼、社会工程学的基本方式,提升安全意识和应对信息安全事件能力(1学时);

2第二章:密码技术 (7学时)

掌握密码发展简史和概念,理解并掌握密码技术基本模型和密码体制设计原理(2学时)

理解对称加密及非对称加密基本原理,掌握常见加密算法,分析对称加密及非对称加密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2学时)

理解Hash函数、完整性分析、散列函数、消息认证的概念和原理,理解Hash函数应用的场景和拓展学习区块链技术,引导学习终身学习习惯(2学时)

理解并掌握数字签名和密钥管理的概念,提升密钥设置、管理和复杂程度等方面的安全意识(1学时);

3第三章:操作系统安全 (5学时)

理解并掌握安全操作系统的概念,拓展学习WindowsKali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和安全功能 (1学时)

理解并掌握安全策略与安全模型,归纳总结BLP机密性安全模型、Biba完整性安全模型和Clark-Wilson完整性安全模型的特点和应用场景(2学时)

理解并掌握访问控制模型,包括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归纳总结访问控制模型特性,根据案例设计访问控制方案(2学时)

4第四章:物理安全 (4学时)

记忆、理解物理安全内涵、物理安全威胁、物理安全内容、物理安全标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物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2学时)

理解和掌握常见物理安全技术,包括物理访问控制、生物识别技术、检测和监控技术、物理隔离技术(1学时);

理解物理安全管理的环境、设备、数据和人员等安全管理范畴,提升管理和技术同等重要的安全意识(1学时);

5第五章:网络安全(6学时)

掌握网络安全威胁与控制的类型,查阅信息安全事件并归纳总结网络安全威胁与控制的原因,理解和掌握VPNPKI、身份鉴别原理,归纳总结学校VPN特点(2学时)

理解和掌握防火墙、入侵检测、虚拟专用网原理,归纳总结常见设备厂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设备、技术和发展趋势(3学时)

理解和掌握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借助文献研究,分析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历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安全技术(1学时)

6第六章:软件安全 (5学时)

理解并掌握软件安全概述,并准确分析软件体系安全,总结归纳常见几种安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的优缺点(2学时);

理解并掌握软件体系安全分析和STRIDE威胁建模,给出相关解决并论证安全软件建模(1学时)

理解并掌握恶意代码基本原理,归纳总结病毒、木马和蠕虫之间的特点和区别,探讨恶意代码发展趋势和现状,提升网络强国使命感 (2学时)

7第七章:安全管理 (1学时)

理解并掌握安全风险管理基本过程,并应用于求解给定案例进行风险评估,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1学时)

参考资料

(一)教材:

[1] 徐茂智,邹维;《信息安全概论(第2版)》;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9

(二)参考资料:

[1] 朱建明,王秀利;《信息安全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8

[2] 萨米.塞达里(著),王向宇,栾浩,姚凯(译);《网络安全设计权威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5

[3] 蒋建春,文伟平,焦建;《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8

[4] 刘建伟、石文昌、李建华、李晖、张焕国、杜瑞颖;《网络空间安全导论》;清华大学出版,20209

开课信息
2025-2026-1学期
学生名单 自动生成
课程已进行至
8/9周
开课:2025年09月01日 00:00:00
结束:2025年10月30日 00:00:00
课程信息
课程时长: 32课时
课程负载: 2学分
内容类型: 视频,文档,随堂测试,富文本,讨论
课程分类: 工程技术
任课教师
姓名相片职称
罗俊海 副教授
选课学生
学期学期类别选课人数
2025-2026-1学期 自动生成 50
2021-2022-1学期 自动生成 26
2019-2020-2学期 自动生成 1
信息中心

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沙河校区:成都市建设北路二段四号

028-61831184

info.uestc.edu.cn

教育技术部

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沙河校区:成都市建设北路二段四号

028-61831186

info.ues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