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FPGA和CPLD简介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s Array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内部结构为门阵列构成静态存储器(SRAM)。该SRAM可构成函数发生器,即查找表,通过查找表可实现逻辑函数功能) 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内部结构为“与或阵列”。该结构来自于典型的PAL、GAL器件的结构。任意一个组合逻辑都可以用“与—或”表达式来描述,所以该“与或阵列”结构能实现大量的组合逻辑功能) 简单的“与或”阵列:(PAL、GAL、CPLD)
含查找表的逻辑单元:(FPGA)
CPLD和FPGA的主要区别: 1、布线能力 CPLD内连率高,不需要人工布局布线来优化速度和面积,较FPGA更适合于EDA芯片设计的可编程验证。 2、延迟小预测能力 CPLD连续式布线结构决定时序延时是均匀的和可预测的,FPGA分段式布线结构决定了不可预测时间延迟。 3、集成度的不同 CPLD:500 ~ 50000门; FPGA:1K ~ 10M 门 4、应用范围的不同 CPLD逻辑能力强而寄存器少,适用于控制密集型系统; FPGA逻辑能力较弱但寄存器多,适于数据密集型系统。
CPLD和FPGA的优点: 1.规模越来越大,实现功能越来越强,同时可以实现系统集成。 2.研制开发费用低,不承担投片风险,使用方便。 3.通过开发工具在计算机上完成设计,电路设计周期短。 4.不需要设计人员了解很深的IC知识,EDA软件易学易用。 5.通过FPGA和CPLD开发的系统成熟后,可以进行ASIC设计,形成批量生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