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小涛

     男,1965-,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物理电子学院副院长。

     多次(2001、2002、2004、2005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核工程及放射科学系作访问学者,参与了多个美国能源部研究项目。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在国际著名杂志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Physical Review B等上发表3篇。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68篇,并多次被国际同行引用。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多项,并获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现指导博士生12名,硕士生14名,博士后5名(另3名已出站)。至2005-10-21,2004年入学的6位博士生已发表和录用国外学术杂志SCI论文40多篇,其中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APL、Nanotechnology、JAP和Scripta Materialia上7篇;2006年春季毕业的3位硕士生已发表和录用国外学术杂志SCI论文5篇。

     主讲了“金属物理”、“金属材料”、“超声检测学”、“工程制图”、“纳米结构与固态相变”、“大学物理实验”、“固态相变及其辐照效应”“高等量子力学”、、“失效分析学”等课程。长期从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主持的大学物理实验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

     研究兴趣:光电子功能材料及固体的光学性质;纳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理论研究;辐照效应及其理论模拟;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及其应用。
电 话 028-83201939
传 真 028-83202130
E-mail : xtzu@uestc.edu.cn

 

姚列明

     女,1963—。1984年7月于南开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7月于南开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3月于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专业攻读(在职)博士学位。1987年7月至今在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工作,教授,硕士生导师, 物理实验中心常务主任,校优秀主讲教师。在教学方面,主持和参与教研课题6项。近两年在教学方面获奖8项;主编和参与编写教材三本;发表教研论文14篇,其中一级刊物4篇。在科研方面,科研方面主要从事电子器件的热分析和可靠性分析。主持完成了横向科研项目二项;主持和参与部级项目两项;获得专利一项。近两年发表科研论文15篇,其中一级刊物文章3篇,核心刊物文章3篇,国际会议论文3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1次。
电 话:028-83200098
传 真:028-83203371
E-mail :ylm@uestc.edu.cn

 

付浩


     1976年10月出生, 2005年6月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物理电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室温磁致冷材料,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20余篇,被SCI、EI检索20篇(次)。2006年获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自2006年3月起讲授大学物理实验课程。
电 话028-83206563
传 真028-83202130
E-mail :fuhao@uestc.edu.cn

 

霍中生

     1963出生, 物理实验中心副主任,骨干教师。长期从事实验教学和科研开发工作,酷爱实验动手,喜欢和同学交流,有丰富的实验教学经验。历年评教均为优秀。有较高的仪器开发水平和丰富的开发经验,在功率电子学和实验物理领域取得一些成绩,开发过许多电子产品和教学仪器,部分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实验教学一等奖和实验教学研究一等奖等。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先后参与了《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教材和讲义的编写,发表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多篇,主持编写了《课题研究型物理实验》讲义。我的座右铭是:“实验自我,永无止境”,期待着与同学们在实验天地中交流与探索。
电 话028-86180288
传 真028-83203371
E-mail: huozhongsheng@126.com

 

宁智华

     1970年7月出生,高级工程师,1994.7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1994.7—1999.7 在成都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工作,主要承担数学,计算机教学。 1999.7调入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系工作,主要承担大学物理实验教学 。 2003.7攻读物理电子学院在职研究生, 所从事学科领域是凝聚态物理。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和科学研究论文12篇。主编《大学物理实验》电子课件。 2002年获最受欢迎的青年教师托普教学奖,2003年获校现代教育技术竞赛一等奖, 2003年获学校多媒体课件评比一等奖,2004年获学校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2004年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获全国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物理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全国多媒体课件总决赛三等奖,2006年获四川省科电教研成果三等奖。2005年评为优秀主讲教师。
电话028-83202130
传真028-83202130
E-mail:nzh@uestc.edu.cn

 

李业凤

     生于1962年8月,山东日照人,1983年7月毕业于山东工学院(现山东大学)电子系无线电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1983年7月至1985年3月在山东电讯三厂技术科工作,1985年4月至2000年5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工作,1997年11月聘任高级实验师,2000年6月—至今,在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工作。主要从事大学物理实验和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跨专业实验教学工作。承担《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开设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和《PASCO 物理实验》选修课,讲授过《今日物理》素质教育选修课和《近代物理实验课》,教学效果优秀。先后发表教学论文十几篇,编写《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分册)的教材第八章,编写了3门课程教学讲义,获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实验教学成果三等奖。
联系方式:e-mail: phycoll@uestc.edu.cn

 

于景侠

     1975出生,本科应用物理专业,硕士计算机应用专业。感兴趣的领域有小波变换进行数字图象处理、单片机的应用、高级语言编程等方面。自2000年9月至今从事过“大学物理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网络编程基础”等教学工作。
联系方式:e-mail: anniyuer@sohu.com

 

俞眉孙

     1965出生,于1982 年本科毕业与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系,86年研究生毕业,专业是激光技术,以后在物理系任教 . 曾先后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过量子统计.计算物理、大学物理等课程,后又调到大物试验教研室上大学物理试验课和物理系专业班的单片机基础课,以后多年一直上这两门课.上课特点:熟悉教材和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上课重点突出,辅导学生认真耐心,态度和蔼,两门课的学生评教都有90以上的成绩.本人专长:单片机及编程器的测量控制,在工业自动测控器的研发上有一定的造诣和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熟悉单片机的各种应用及最新发展。
联系方式: e-mail: dsdz@263.net

 

罗浩文

     1977出生,1994—1998年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物理系,06年获得电子科大无线电物理理学硕士.98年7月至今在物理实验中心任教。本人工作认真,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联系方式:e-mail: haowenluo007@163.com

 

陈群宇

     1964出生,1981-1985在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研究系攻读学士学位 . 1985-1988 在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攻读硕士学位 . 1988-现在在物理电子学院实验室中心工作.任教学工作以来,历年评教都为优秀,2001年在应用物理系被评为教学优秀奖 ,2002 年在物理电子学院为教学优秀奖 所编教材 : << 大学物理试验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发表论文 :1.光学双稳态综述 ( 四川省物理学会年会录用 ))2.半导体光学研究进展( 四川省物理学会年会录用 )3.光计算机研制初析( 全国集成光学与半导体光学年会录用 )

 

陈彦

     博士,教授。1983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技术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工程系,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获博士学位。1983年至1986年在核动力研究院从事材料物性研究与测量工作。1986年至今,在电子科技大学从事微波管设计、微波测量、电磁辐射与散射、微波遥感、测量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研究,1989年开始从事基础教学工作。先后开出了“大学物理实验”、“电磁场与波”,“微波测量”等课程。2005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电子工程系做访问研究员,参与了该系微波管的理论研究工作以及超宽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工作。申请人先后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如国家重大安全基础研究(国防973)项目一项,国防预言项目一项,国防科工委研究项目 “S波段典型地物微波遥感机理实验及理论研究”,民口“973”项目“陆表生态环境要素主被动遥感协同反演理论与方法”一项,主持“985”学科建设项目“微波遥感实验基地建设”一项,同时还主持了一些工程应用项目,如“磁控管的优化设计”,“嵌入式锅炉控制系统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热力站调度自动化监测管理系统”等,近几年发表了科研和教学论文20余篇。
联系方式: e-mail: yanchen@uestc.edu.cn

 

陈中钧

     1971出生 , 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应用物理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现在职攻读光学物理博士学位 。
联系方式:e-mail: zhongjunchen1@126.com

 

聂勇

     1971出生,1994年7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无线电技术专业,进入电子科大应用物理系(现物理电子学院物理实验中心),从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至今。擅长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利用计算机实现辅助教学,较早采用电子教室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平时注意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经常与同学交流、沟通,善于听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在教务处和物理实验中心组织的历次评教中,成绩优良。
联系方式: e-mail: ny@tyfonet.com

 

李志杰

     1974出生,1998年大学毕业,2001年获硕士学位,2005年年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纳米半导体光电材料的研究。作为主研人员,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专项基金项目的研究。已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7篇,申请国家专利2项。
联系方式:e-mail: zhijieli2002@yahoo.com.cn

 

高昕艳

     本科应用物理专业;硕士物理电子学专业,在读博士,留校以来在教学方面承担《大学物理实验》、《MATLAB工具软件》、《多媒体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科研方面作为主研人员参加的两个国家“863”项目已分获鉴定和验收。目前参加“等离子加载微波管技术”等多项科研项目,现为谢文楷教授的在职博士生。
联系方式:e-mail: gaoxy@uestc.edu.cn

 

崔海娟

     1979年出生,2003年获光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现在物理电子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为无线电物理专业在职博士。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以指导为辅,学生动手为主,培养学生的主动研究、积极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
联系方式:e-mail: cuihaijuan@126.com

 

李承跃

     1970出生,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硕士毕业. 电子科技大学在读博士. 热爱教师岗位,责任心强。教学理念:“学生为中心”,“教学相长”。
联系方式:leecy@uestc.edu.cn

 

李桂萍

     1974出生,于1998年6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工学院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同年留校。现从事毫米波电路与系统方面的科研工作,参与了十余项科研项目工作。
联系方式:e-mail: liguipingcn@126.com

 

孙久勋

     1967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6月在四川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硕士毕业,1996年7月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毕业。1998年6月晋升副教授,并入选学校211人才工程计划。2004年9月赴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进修半年。现为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质的化学物理性质,以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外基金项目一项,并得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已在《Physics Review B》发表两篇、《Physics Review E》发表一篇,共在核心和权威刊物发表三十余篇第一作者学术论文,其中有二十余篇被SCI引用。
联系方式:E-mail: sjx@uestc.edu.cn

 

邬劭轶

     男,1970年9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7月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专业,工学学士;1995年7月四川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硕士;2002年7月四川大学光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任讲师,2000年任副教授。现为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教授,应用物理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协联(长期)成员。
     主要研究兴趣为光学材料等体系中过渡及稀土离子的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及杂质局部结构性质。讲授固体物理、量子物理学、大学物理(双语)、信息论导论等本科课程,以及高等量子力学、固体波谱学等研究生课程。主持西南物理研究院和电子科技大学青年科技基金项目各一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和教育部开放实验室课题等项目。已在Phys. Rev. B、J. Phys.:Condens. Matter、Supercond. Sci. Techn.、Mater. Res. Bull.、Optical Materials、J. Alloys & Compunds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第一作者论文60余篇。
联系电话:028-83202586;028-66826752
Email: wushaoyi@netease.com;shaoyi_wu@163.com

 

杨宏春

     杨宏春(1969.2),男,在职博士生,副教授。主要从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理论物理的研究,近三年,主要从事瞬态电磁脉冲源产生及传输等课题研究。并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防预研基金、863创新基金在研课题各1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院院外基金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近三年,先后承担《力学》、《原子物理学》、《近代物理实验》、《量子力学》、《大学物理》、《现代物理前沿讲座》、《今日物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2001年评为学校优秀主讲教师。作为课题组长主持大学物理精品课程、大学物理精品教材编写、大学物理资源库建设等学校教改课题,发表教学论文7篇,获校级教学成果奖7项。
联系方式:e-mail: yhc690227@sina.com

 

杨华军

     杨华军,男 1966年9月出生,教授,在职博士,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2003.08-2004.03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访问期间从事“光子晶体光纤”开发研究。现从事光学专业:计算机光学、光通信技术、光信息存储技术研究方向,发表相关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十余篇被E1检索。
     进行了“宽频带吸波材料研究”,获得电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进行了“新型磁光材料及在磁光卡中的应用研究”;对“集成化保偏光纤光学头的信号传输研究”列选入《中国科学技术文库》。现从事空间光通信技术领域的四项科研项目研究。出版著作:《数学物理方法与计算机仿真》 74万字 电子工业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安装与维护》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在从事科研的同时,也进行了《光学系统CAD》,《工程光学》,《数学物理方法》、《Physics》、光学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硕士、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联系方式:e-mail: yhc690227@sina.com

 

曾刚

     1955出生,副教授 1982 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应用物理专业, 1991 年获机电部优秀科技青年奖励; 1992 年被四川省教委授予高校实验室先进工作者称号。曾担任《微机原理与接口》、《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普通物理实验》、《实验方法慨论》、《模拟电子技术》等教学工作。曾编写《 foxpro 关系数据库》、《实验方法慨论》等教材(讲义)。作为主研的 UTG-1 超声波自动检测系统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正参与 两项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已在《电子科大学报》、《压电与声光》、《实验技术与管理》等刊物发表数篇论文。
联系方式:e-mail: gzeng@uestc.edu.cn

 

王治国

     1977 年2月,河北易县,200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并于同年推荐免试攻读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2002.12获四川大学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于2003年4月到中物院核物理及化学研究所工作。2003年6月调到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工作,2004年3月至今在电子科技大学在职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2005年8月,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2005.10-2006.10在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做访问学者。已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国际杂志发表第一作者SCI收录论文40篇,SCI他引40余次。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凝聚态物理以及纳米材料光电性能的实验研究。
联系方式:e-mail:

 

向霞

     1976年生,副教授,于四川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2.12获四川大学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2004年3月至今在电子科技大学在职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已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国际杂志发表第一作者SCI收录论文20篇,SCI他引20余次。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纳米材料光电性能的实验研究。
联系方式:e-mail: xiangx_cd@sohu.com

 

肖海燕

     博士,副教授。1977年9月生。2004年6月于四川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到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凝聚态物理,包括固体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固体材料的高压诱导相变研究,薄膜生长的计算机模拟和材料储氢性能和机理的研究。目前已有16篇研究论文被SCI收录。
联系方式:e-mail: hyxiao@uestc.edu.cn

 

刘艺

     信器件研究,包括全息照相新技术、全混洗光互连、联合变换相关器新技术、激光无损检测新技术、大功率光通信器件、新型光纤通信器件等;作为主研和项目负责人参与四川省基金和重点实验室项目各一项,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校教学成果奖4项;近年已在《中国激光》英文版及中文版、《光学学报》、《激光杂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等一级刊物和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7篇,其中10篇被EI刊录;现为中国光学学会光全息与信息处理专委会委员,物理电子学院光学教研室主任。
联系方式:e-mail: liuyi@uestc.edu.cn

 

罗正祥

     四川省成都市人,194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无线电系;1978—1980年在四川大学物理系进修;1980年-1983年于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真空专业研究生毕业,取得工学硕士学位;1986—1987年在英国里兹大学进修;1993-1995年在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子技术系任教并担任系教学副主任;1995年4月-2001年4月任电子科技大学实验管理处处长。1997年、2001年、2003年分别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2001年获四川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科研方向是高温超导微波电子学,从事高温超导微波通讯和高温超导薄膜微波表面电阻测试标准研究,曾获原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现为IEC/TC90(国际电工委员会/超导技术委员会)中国联络组成员。1997年获原电子工业部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8年获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联系方式:e-mail: luozhengxiang@ues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