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质教学群体的主要标志之一便是这个群体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借助教研活动这个平台,可以创设和构筑一种理论与实践共存、研究与成果共享的研究氛围,促进了整体协作,改变了"单打独斗"的研究局面。通过教研活动把老师们的观点集中起来并加以整合,不仅能资源共享,而且将获得更大的教学效益。促进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
※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物理实验中心每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把教师们集中起来,通过听课、评课,专题讲座,学术交流等方式,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研究氛围,聚众人之所长,集众人之智慧,不仅提高了教师个人的教学技艺,同时又提高了团队的整体实力。除了每月定期的教研活动外,中心还充分利用校园网经常在网上进行专题教研活动,加强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筑着"向上、和谐、共享"的学校文化,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教师不断追求学习的过程和不断传递理念的过程。
 |
 |
教研活动掠影 |
|
|
|
|
※ 积极承办和参加物理实验类学术会议
物理实验中心积极参加每届的西南地区大学物理实验学术年会,并于2003承办了当年的西南地区大学物理实验学术年会。会议由四川省物理学会实验物理专委会主任杨中海教授与重庆市物理学会实验物理专委会主任陶纯匡教授共同主持。会议上,中国科技大学天文与应用物理系主任,教育部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霍剑青教授作了题为
"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 " 的报告;四川大学郭永康教授作了题为 "
衍射光学及其应用 " 的报告;重庆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主任,重庆市物理学会实验物理专委会主任陶纯匡教授作了题为
"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物理实验 " 的报告。以下为参加学术年会的部分知名教授。

※ 实验中心还成立了以下教研小组
◎ 仪器开发小组
仪器开发小组成员有:霍中生,严一民,何瑞承,何文森等。新仪器的开发主要从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国内没有生产的几个角度出发,设计的实验仪器具有“透明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实验内容以能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为目的,让学生了解同一物理量的多种测量方法。中心开发的计算机散热实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也得到兄弟院校的好评。其中新仪器“电容法测杨氏模量”和“自动控制恒温浴”的专利申请已受理,
“强迫对流的非对称散热器”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查看近几年实验中心自主研发的仪器。
◎ 软件开发小组
软件开发小组成员有:宁智华,姚列明,霍中生,于景侠等。 主要负责教学软件的开发、动画制作和网络资源建设等。由软件开发小组开发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实现了课程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是教师和学生教与学能得到良好沟通的平台,也是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过程管理的好帮手。软件开发小组研制开发的“学生考勤刷卡系统”,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刷卡考勤模式。
研制开发的“大学物理实验电子课件”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此外,由开发小组制作的多套仿真实验软件也在教学中获得极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