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偏振法,简称椭偏法是一种研究两媒介间界面、表面或薄膜中光学性质变化的一种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偏振光束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出现的偏振变换。它的优点是检测手段是非破坏性的;测量的精度极高。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椭偏法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传统椭偏仪测硅衬底上透明膜厚度、折射率以及测量固体材料的光学性质。
一、实验原理
一束单色光经样片表面反射后,其光振动的振幅和位相都会发生变化,变化的程度由样片薄膜的厚度,折射率及样片衬底的折射率等决定。下面以衬底上的透明薄膜为倒,分几方面对原理加以说明。
1、边界上光的反射和折射
一单色光由折射率为nl的介质入射到边界,入射角为φ1:,其折射部分穿过边界进入折射率为n2的介质中,折射角为φ2。光学中定义入射光、反射光、法线所构成的平面叫入射面。光振动平行入射面的光波叫p波,垂直入射面的光波叫s波。依次记p波和s波的反射系数与折射系数分别为rp, rs,tp,ts,根据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理论各系数可表示如下:
(1)
式中E表示光振动的电矢量,下标I,refr分别表示入射、反射和折射,方程(1)称为Fresnel公式。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服从光的可逆性原理,即光由介质n2以p2角人射到边界,穿过边界进入n1介质,其折射角为φ1 (图1b),此时p波和s波的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依次记为rp*,rps*,,tp*
,ts*,则根据可逆性原理,参照(1)式得
(2)
由式(1)、(2)可得
(3)
2、薄膜系统的反射率-椭偏法基本公式
衬底表面覆有均匀的各向同性薄膜,φ0表示单色光的入射角,φ1表示薄膜内的折射角,φ2表示衬底内的“折射角”, I表示空气与藩膜的分界面, Ⅱ表示薄胳与衬底的分界面, no为空气折射率,n1为透明薄膜折射率,
n2为衬底的复数折射率,因为通常的衬底是吸边介质(例如硅,砷化镓等),故有
(4)
K为消光系数, n2上标“^”表示该量是复数。依次记边界 I与边界Ⅱ的p波与s波的反射系数为r1p,r1s,,
,根据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理论可得另一表示式如下:
(5)
方程(5)也称为Fresnel公式,式中φ0,φ1,满足Snell定律
设—入射光,以p波为例,(s波同理),其入射光电矢分量为Epi。由图2可看出反射光是0,1,2,3,……各级反射光之和,设为Epr(下标r,r,分别表示人射和反射)。由图2可知零级反射(Ep)0为
第n级反射(Ep)n为
因而总反射Epr为
(6)
式中2δ为相邻二级反射光之间因光程差所引起的位相差,其值为
(7)
式中λ为单色光波长,d为薄膜厚度。将式(3)代入(6)消去t1p*及r1p*得
(8)
考虑到|x|<1时 成立,求式(8)中级数和,并定义薄膜系统反射率
(9)
可得
(10)
式(10)中Rp,Rs通常是复数,定义它们的比值
(11)
其中tgψ相当于复数的模,Δ相当于幅角.合并式(10),(11)得到椭偏法的基本公式
(12)
公式(12)表示了薄膜厚度
d(包含在δ中)与ψ,Δ的关系,式中 r1p, ,r1s,
由式(5)决定。
传统的椭偏仪直接测量的是ψ与Δ的关系,然后用计算机联立计算式(5),(7),(12) 等方程而获得d。目前市售椭偏仪都附有硅样片上各不同n1值的ψ,Δ,d表格和曲线可供查阅。
二、Δ与 d的测量计算
1、ψ与Δ的物理意义
为简单计以简谐波为例叙述如下: 入射光的p多s波与反射光的p波s波的振动方程用复数指数式分别表示为:
(13)
代入式(9),(11)得复数指数式
(14)
式中βr=θpr-θsr,βi=θpi-θsi分别是反射光中p波s波的位相差和入射光中p波s波的位相差.式(14)虚实分开,则得到
(15)
由此可见Δ的物理意义是p波与s波的位相差在反射前后的变化,叫椭偏法的位相参量.tgψ物理意义是p波与s波的振幅比在反射前后之比,叫椭偏法的振幅参量。
2、ψ与Δ的的测量与计算
定义在入射面内与光线相垂直的轴为p轴,垂直于入射面并与p轴垂直相交的轴为s轴,其指向规定为以眼睛对着射来的光线看着射来的光线看p-s平面时,从p轴正向,逆时针转90o定为s轴的正向.在p-s平面内通常以正s轴定为0O,正p轴定为十90O。由氦氖激光光源发出的单色光是自然光,经过起偏器后变为线偏振,再经过λ/4波片后,一般变为椭圆偏振光,入射到硅片表面。入射椭圆偏振光,其E矢量在p轴s轴上的投影为p波与s波,振幅分别为Api,Asi,振幅比为(Ap/As);,位相差为βi。此椭园偏振光经硅片反射后,随硅片薄膜厚度d和折射率n1等的不同,一般是变为另一种不同状态的椭圆偏振光,但通过旋转起偏器以调节线偏振光振动面方位角pa(从而改变入射椭圆的位相差βi)也可使反射光成为直线偏振光,其振幅比是(Ap/As)r,其位相差由振动学知,当直线振动面在
l,3象限时βr=0(例如图3),在2,4象限时βr=π。
( l) ψ的检测
从式(15)可以看出,如果实验中使入射椭圆偏振光的(Ap/As)i
=l,反射为线偏振光后,(Ap/As)r =tgψr,这样就可使计算简化。使(Ap/As)i
=1的方法,可先用快轴f倾斜45o的λ/4波片,使入射的线偏振光变为主轴倾斜45o的椭圆偏振光,因而在p轴和s轴上得到相等大小的投影,即(Ap/As)i
=l。其次,经薄膜反射后要成为线偏振光(已如上述可通过旋转起偏器实现此点)。故得
(16)
故ψ可在检偏器上直接检测获得.
(2)βr与βi的检测——Δ的获得
从式(15)知Δ=βr-βi,所以,要获得Δ必须知道βr与βi
.βr通常可由检偏器直接检查获得,为0或π已如前述,但βi尚需经过一定的计算才能得出.由于入射椭圆偏振光是由起偏器出来的线偏振光经过快轴f倾斜45o的λ/4波片后演变而成。因此,此椭圆在p轴s轴的二分量波,其位相差βi
=θpi-θsi与原线偏振光的方位角pa(以正s轴为0o)有关,也与λ/4波片快轴f是倾斜+45o还是-45o(也以正s轴为0o)有关.具体关系式计算如下:
当f轴在+45o时,(如图4a)f表示λ/4波片的快轴,位于+45o处,(慢轴sl应在-45o处).设起偏器出来的线偏振光进入λ/4波片前,在p-s平面内其振动方程为
振动面方位角为pa(0<pa<180o).故在快轴f与慢轴sl上的分量分别为
即
经λ/4波片出来后,在f轴上的分量,位相超前π/2.故f,sl上分波的合振动变为长轴(或短轴)倾斜45o的椭圆,在f与sl上的分量分别为
此入射椭圆在p轴s轴的分量分别为
即
式中
即
式中
从而,在f轴是45o时可得
(17)
一样的计算,当f轴是-45o时可得
综上所述,对同一样片的同一点上可有四组数据获得Δ与ψ值(如表1)。实验者可根据各自仪器的精密程度与时间限度,任测二组或四组全测,以求Δ与ψ的平均值。
表1. Δ值
λ/4波片 |
检偏器 (0~±90o) |
βr |
起偏器 (0~180o) |
β1 |
Δ=βr-βi (0~360o) |
+45o |
ψ1=0~+90o |
0 |
ρa1 |
-(2ρa1-90o) |
Δ1 |
ψ2=0~-90o |
π |
ρa2 |
-(2ρa2-90o) |
Δ2 |
|
-45o |
ψ3=0~+90o |
0 |
ρa3 |
+2ρa3-90o) |
Δ3 |
ψ4=0~-90o |
π |
ρa4 |
+(2ρa4-90o) |
Δ4 |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仪器描述
传统的椭偏仪是由光源,起偏器,λ/4波片,样片台,检偏器,观察窗(或光电管)等组成。由于pa,Ψ与λ/4波片的±45o等值都是以正s轴作为零读数的,而起偏器的主截面就是所产生的线偏振光的振动面。所以,起偏主截面方位角的零读数,应该调整得与正s轴重合。同理,λ/4波片快轴f的零读数也应调整得与正s轴重合。检偏器是用来检查线偏振光振动面方位角的。当其主截面与被检线偏振光振动面垂直时,光线不能通过,观察窗上最暗(简称消光)。所以,为了也以正轴作参照来检测线偏光的振动面,必须定检偏器主截面垂直正s轴时为零(此时如消光,则表示被检线偏光振动面与正s轴夹角为零。)。市售椭偏仪的起偏器,检偏器,λ/4波片应该都是按上述规定安装的。因此,其读数应该分别表示的是pa,ψr和f轴的位置。
2.仪器调整步骤
(l)打开激光电源开关。
(2)将人射光路与反射光路调成一直线(人射角与反射角都为90o)。检查光点是否在观察窗中心位置。调整好后,恢复入射角等于反射角(70o).
(3)调节样片台,使激光经样片反射后能进入反射光管到达观察中心位置。
(4)将起偏器P,λ/4波片,检偏器A都旋到零附近,检查观察窗光点是否完全消光,微调起偏器,λ/4波片,检偏器角度,直至观察窗中心光点最暗为止.记下真正起点的读数作零读数(如仪器零读数确已调好,此步骤可免)。
注意:激光管不宜频繁的开关,一旦打开(on),实验期间不要为省电而关掉(off),
以免影响激光管寿命。
三、实验步骤
1、把激光电源打开.
2、打开高压开关。
3、把SiO2样品放在测试台上,调节起偏器P的手轮和检偏器A的手轮,使红色光点最强。
4、转动检偏器A手轮,从检偏器A的读数目镜中观测为15O,再转动起偏器P手轮(0—180 O,使红窗光点基本消失。
5、把红窗的手柄向左旋转,关闭红窗,此时μA表有指示。转动起偏器P手轮和检偏器A手轮,使μA表指示趋于0,(或最小),记下检偏器读数A1(0<A1<90o)和起偏器读数P1。
6、转动起偏器P手轮,使P=P1+90O,再转动A手轮,使μA表指示最小,记下检偏器读数A2(90O<A2<180O)值。
7、转动检偏器A手轮,A为180O-A1,转动P手轮,使μA表最小,记下起偏器读数P2的值.
四、实验数据处理:
测出:A1、A2和P1、P2
A/2=180 o -A2
P/2=P2-90o(P2>90
o)
P/2=P2-90o(P2<90
o)
则
查Si衬底的ψ-Δ表即得到薄膜厚度d和折射率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