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作为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计算机系统结构演化以及影响计算机系统硬、软件设计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使学生通过“量化研究方法”进行计算设计,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框架和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影响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的各种因素以及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趋势。本课程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有紧密的联系。
《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介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讲授众多计算机系统的设计精髓,而不针对某一特定的平台。为了提高《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的教学质量,课程组就教学内容组织安排方面进行了精心的部署。该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理论讲授占课程总学时的3/4(48学时),同时配有16学时上机实践,此外还配有应用实践和综合实验环节。
章节 |
主要内容与知识点 |
学时 |
第一章 概述 |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系统结构的定义、分类、设计技术,性能评价指标和标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等。 |
4学时 |
第二章 指令系统 |
数据表示,指令系统结构分类,寻址技术,指令格式的优化设计,CISC指令系统和RISC指令系统,编译技术与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 |
5学时 |
第三章 流水线技术 |
流水线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流水线的时空图及性能分析,流水线中的相关,MIPS R4000流水线分析,向量处理机的概念、结构、链接技术、性能分析等 |
6学时 |
第四章 指令级并行及限制 |
指令级并行的概念,指令的动态调度原理与算法,静态与动态转移预测技术,多发射技术,指令级并行的支持与限制,微体系结构实例 |
8学时 |
第五章 存储系统 |
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Cache性能的优化,主存储器及性能优化,虚拟存储器,进程保护和虚拟存储器实例,Alpha 21264存储层次结构 |
8学时 |
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
输入输出系统概述,总线,通道处理机,外围处理机,I/O性能评测,磁盘冗余阵列RAID |
5学时 |
第七章 多处理器系统 |
多处理器系统与多计算机系统的概念、多处理器系统分类,互连网络,对称式共享存储器多处理器系统结构、多处理器Cache一致性、监听协议、性能分析,分布式共享存储器多处理器系统结构和基于目录的一致性,多处理器系统的同步与通信,并行处理语言及算法,多处理器系统实例 |
8学时 |
第八章 多计算机系统 |
集群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点、通信技术、资源管理和调度,并行程序设计环境,典型集群系统实例(POWER CHALLENGEarray系统,IBM SP系统),MPP多计算机系统结构及实例,网格技术,网格实例 |
4学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