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主持人介绍 |
| |
|
| |
|
| |
| ※ 基本信息 |
| |
 |
姓 名 |
黄廷祝 |
| 性 别 |
男 |
| 出生年月 |
1964.10 |
| 文化程度 |
博士 |
| 职 称 |
教授/博导 |
| 联系电话 |
(028)83202637 |
| 所在院系 |
应用数学学院 |
| E-Mail |
tzhuang@uestc.edu.cn |
| 通信地址(邮编) |
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学院(610054) |
|
| |
| ※ 教学情况 |
| |
| 1. 主要课程: |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总学时/班数/人数 |
任课时间 |
|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
本科,省精品课程,校优秀课程 |
56/2/400/每年,4学时/周 |
1998-2002年每年下半年 |
|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Ⅱ |
本科分层教育 |
80/3/480/每年,5学时/周 |
现每年下半年 |
| 数值分析 |
研究生 |
60/1/150,4学时/周 |
2002年以前每年下半年 |
| 数值代数 |
研究生 |
60/1/14, 4学时/周 |
每年上半年 |
| 科学计算中的大型矩阵 |
研究生 |
60/1/14, 4学时/周 |
每年上半年 |
|
2.实践性教学: 1997年-2001年负责“数学实验(微积分、线性代数)”课程的建设;
指导过9名本科生毕业论文,两名同学分别于2002年、2004年获全校优秀毕业论文第二名。 |
| 3. 主持教学研究课题 |
| 课题名称 |
来 源 |
年 限 |
本人所起作用 |
| ①“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线性代数》立项项目 |
教育部 |
2003- |
主持 |
| ②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建设 |
教育部 |
1997-2003.12 |
主持 |
③面向21世纪工科数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 |
教育部 |
1996.1-1999.12 |
子项目负责人 |
④国家大学数学教学资源库“线性代数释疑解难库” |
教育部 |
2003.3-2004.8 |
主持 |
⑤国家大学数学教学资源库“线性代数知识点讲解库” |
教育部 |
2004-2005 |
主持 |
⑥“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 《工科数学系列课程立体化教材》立项项目 |
教育部 |
2003- |
主研,总体设计
及一些具体工作 |
⑦《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精品课程建设
|
四川省 |
2003.9- |
主持 |
|
| 4.教学研究部分论文 |
| ①数值计算与《高等数学》课程的有机结合 工科数学, Vol.15, No.6
1999.6 |
| ②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基地”建设 大学数学, No. 2 2003.4 |
| ③深化教学改革是“基地”建设的核心 电子科大学报社科版,增刊 2003.6 |
| ④《数学实验》课程的内容设置与选材 工科数学,Vol.17, No.2 2001.4 |
| ⑤《数学实验》课程的实验题材研究 工科数学, Vol. 17, No. 4 2001.8 |
| ⑥大学工科数学教学改革的几个焦点问题 电子科大学报社科版,增刊 2003.6 |
| ⑦浅谈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 大学数学 2003 |
| ⑧在工科数学教学中开展讨论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电子科大学报社科版,增刊 2003 |
| ⑨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整合与创新 电子科大学报社科版,增刊 2003 |
| ⑩浅谈多媒体与《高等数学》教学的结合 电子科大学报社科版,增刊 2003 |
|
| 5. 主要教学表彰/奖励 |
| ①校首届“教学优秀教师奖”(2003); 校级优秀主讲教师(2001), 学生评教一直优秀; |
| ②“建设一流国家教学基地,全面推进工科数学教学改革”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第5); |
| ③“工科基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获高教研究优秀成果校级一等奖(2002,第2); |
| ④“全方位构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科数学教学平台”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第1期),正申报四川省教学成果奖; |
| ⑤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1999); |
| ⑥“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媒体电子课件”获校首届优秀多媒体电子课件奖(2001,第1,
2003.6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入选国家大学数学教学资源库“示范课件库”; |
| ⑦《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第二版)》评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教百门精品教材正式立项教材. |
|
| ※ 学术研究 |
| |
| 1.近年来在国外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 |
| 题 目 |
刊物名称与级别 |
时 间 |
署名
次序 |
| 1. Estimates of some numericalcharacters
of matrices |
Lin. Alg. Appl.(Sci收录) |
319(2000)
|
1 |
| 2. On generalized diagonally dominant
matrices |
Lin. Alg. Appl. (Sci收录) |
225(1995) |
1 |
3. An error bound for the MAOR method
|
Computer and Math. with Appl.(Sci,Ei收录) |
45(2003),
1739-1748 |
1 |
4. Generalized α-diagonal dominance
|
Computer and Math.with Appl.(Sci,Ei收录)
|
45(2003),
1721-1727
|
1 |
| 5. Criteria for stability of matrices |
Automatica(Sci、Ei收录) |
1998,Vol.34,
No.5 |
1 |
| 6. The stability of linear systems
with delays |
Int. J. Sys. Sci. (Sci,Ei收录) |
2000,Vol.31,
No.12 |
1 |
| 7. Contributions to nonsingular H-matrices |
Z. angew. Math. Mech.(Sci,Ei收录) |
80 (2000) 7
|
1 |
8. A new upper bound for moduli of
eigenvalues of iterative matrices
|
Int. J. Computer Math.(Sci,.Ei收录)
|
80(2003),
799-803 |
1 |
| 9. Iterative Algorithm Criterion for H-Matrices |
Int. J. Computer Math.(Sci,Ei收录) |
2004, 81(2),
251-257 |
1 |
| 10. Simple criteria for nonsingular
H-matrices |
Lin. Alg. Appl. (Sci,Ei收录) |
2003, 374:
317-326
|
2 |
| 11. New convergence results for alternating methods |
J. Comp. Appl. Math. (Sci,Ei收录) |
135(2001) ,
325-333 |
2 |
12. Bounds for the extreme eigenvalues of
symmetric matrices
|
Z. angew. Math. Mech. (Sci,Ei收录)
|
2003, 83,
No. 3 |
1 |
| 13. Comparison results between Jacobi and other iterative
methods |
J. Comp. Appl.Math. (Sci和Ei刊物) |
2004,169(1):
145-51
|
2 |
| 14. Sufficient conditions of H-matrices |
Int. J.Computer Math. (Sci和Ei刊物) |
2004, 69(1):
145-51 |
2 |
|
| 2.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
| 奖项名称 |
授予单位 |
时间 |
署名次序 |
| 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信息产业部 |
1999 |
1 |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2001 |
1 |
| 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山西省人民政府 |
2004 |
2 |
| 四川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
四川省教育委员会 |
1997 |
独立 |
|
| |
|
| |
|
|
 |
| © Copyright
2008 the Colleg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UESTC |
| 本网页由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学院制作维护
版权所有 |
| 推荐IE6.0以上浏览器
800*600以上分辨率浏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