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环境
 > 教学条件 > 教材及相关资料
 
    1、教材建设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先后采用的课程名称有:《传输原理》、《模拟通信原理》、《数字通信原理》和《通信原理》等。在整个课程的发展过程中,张煦院士、李乐民院士、陈尚勤教授、洪福明教授、李在铭教授、徐台松教授等校内外众多著名专家与教授先后为该课程编写讲义,出版教材和教辅材料,为该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得以不断改进,教材建设也随之不断推进。
    课程组经过多年的努力,结合自身的教学和科研经验编写了一系列通信类教材
    ① 李晓峰,周宁等,通信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
    ② Leon W.Couch,II著,邵怀宗、李晓峰和刘镰斧改编. 数字与模拟通信系统(第六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6。
    ③ John G. Proakis and Masoud Salehi著,周宁,李晓峰改编,Communic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2/e,(国外电气信息类优秀教材改编系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④ 徐台松,李在铭,数字通信原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⑤ 徐台松,刘亚康,《传输原理》,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技术系。
    ⑥ 陈尚勤, 洪福明, 张有正, 《无线电多路通讯》,1965。


    2、教材选用
时间 选用情况 教材简介
2008年     该教材由课程组李晓峰、周宁等执教多年、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授、副教授牵头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已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材”。该教材已于2008年11月出版。

书名:通信原理
作者:李晓峰、周宁等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经过近四年的教学实践,课程组的邵怀宗、李晓峰和刘廉斧三位教师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经验及自身的科研经验,对教材《 Digital and 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s 》(Sixth edition, Leon W. Couch II)进行了改编,使之更加适合于国内学生的学习需求。改编后的教材已于2007年6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于2007年9月,作为该课程的教材正式投入使用。

书名:Digitanl and 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s
作者:Leon W. Couch II
改编作者:邵怀宗、刘镰斧、李晓峰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年     为了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课程组教师积极加强国际联系与教学交流,近年来多次参加国外通信原理与通信系统课程的经典教材的改编工作,使引进教材能更好地适应于国内的教学需要。2006年3月,课程组李晓峰和周宁改编完成英文版教材: Communic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2/e, (国外电气信息类优秀教材改编系列),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原作者: John G. Proakis and Masoud Salehi)。该教材目前已用作本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书名:Communic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原作者:Proakis等
改编作者:李晓峰、周宁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为了满足“实施双语教学,增强学生国际竞争力”的教学思想需要,经过对多本国内、外优秀教材长期的比较、分析与试用,并结合我校的教学特点与需要,课程组选用原版的国外优秀经典教材《 Digital and 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s 》(Sixth edition, Leon W. Couch II)(电子工业出版社)作为授课教材,并配以适当的教学参考书。几年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对该教材的满意度很大,达到了91.8%,远远高于学院双语教学的平均水平。

书名:Digitanl and 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s
作者:Leon W. Couch II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90年代末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该课程被拆分成《模拟通信原理》和《数字通信原理》两门课程进行讲授,采用曹志刚教授主编的《现代通信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作为相应的授课教材。

书名:现代通信原理
作者:曹志刚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90年代初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选用由课程组徐台松教授和李在铭教授编写的《数字通信原理》作为课程教材,该书1990年8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书名:数字通信原理
作者:徐台松、李在铭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80年代     在课程发展初期,选用了由课程组早期成员徐台松教授和刘亚康教授合编的讲义《传输原理》作为课程的授课教材。

书名:传输原理
作者:徐台松、刘亚康

60年代     课程早期采用我校陈尚勤教授、洪福明教授与张有正教授编写的《无线电多路通讯》作为教材。 书名:《无线电多路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