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国家级第二特色专业与品牌专业“通信工程”的核心与标志性课程。 《通信原理》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国家级第二特色专业与品牌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与标志性课程。设置于1956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初创时,是我国高等学校同类课程中设立最早的之一。五十年的发展中,学校的许多著名教授与专家为课程的发展做出了大量贡献,长年的建设与积累使课程达到了相当的水准。 课程每年为本专业500人以上的本科生和数百名其他层次的学生提供授课。作为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体系的支持课程,本课程联系与牵引着其他各门专业课程。为学生形成通信专业的整体理论体系与技术思想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开展国家级第二特色专业与品牌专业建设等项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支撑。
 2、长年采用国外经典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效果突出。 课程教学经过了许多著名教授长年的建设与积累,确立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指导思想。采用原版的国外优秀教材, “ Digital and 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s ” 为主实施双语教学。教案全部采用了英文,课堂教学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方式。通过精心的教学处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准确理解技术内涵,理解新技术、新名词,以及直接阅读英语原文的能力。有利于高水平国际人才的培养。
在学校多门优秀双语课程的教学评比中,通信原理的各项指标排名前两名。下图中蓝色为平均数据;紫红为本课程数据。
3、科研促进教学,教师队伍教学与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强。
多位教授是本学科某一专业方向上国内有名专家与学术带头人,包括长江学者一人。绝大部分教师是多项科研项目的负责与主研人员,并长年主讲通信与信息处理的相关课程,具有多年的科研、教学与实验教学工作经验,获得过众多的国家与省部级的科技与教学奖励。长期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养成了较高的学术造诣与严谨的教学作风,他们知识渊博、教学效果好,深得学生好评。教师们爱岗敬业,具有奉献精神,并有很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队伍成员的年龄、学缘与专业等结构合理。
4、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工程素养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课程实验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并依托与结合学院优良的实验室与大型的通信与信息系统教学基地。主要实验包括基于 Matlab 平台的实验系列,基于通信原理实验箱的实验系列,以及基于大型骨干传输系统的实验系列;教师在教学中始终注意结合科研经验,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了学生工程素养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