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爱因斯坦(EINSTEIN, Albert),德国物理学家,1879年3月14日生于乌尔姆,1955年4月18日卒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在慕尼黑长大,15岁他移居瑞士。1905年作为伯尔尼专利局的“三级技师”,他在《物理年鉴》第17卷上发表了三篇最重要的论文。在“有关布朗运动的理论”中,基于纯经典图象,他发表了物质原子结构的直接和结论性的证明。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中,以其对“空间”、“时间”名词概念的深刻分析,他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几个月后,在此基础上,他的出了质量与能量相当的结论,并将其表示为著名的质能公式 E =mc2 . 在其第三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的论文中,他推广了普朗克(1900)的量子观点,进入了量子论发展决定性的第二阶段,直接导致了粒子和波动二象性的观念。光量子概念对于1913年提出他的原子论,物理学家们的意见才有所改变。爱因斯坦1909年成为苏黎士大学教授,1911年去了布拉格,一年后回到苏黎士的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当教授。1913年他被招到柏林,成为普鲁士科学院的专职院士和威廉皇家学会物理研究所所长。
1914年至1915年,由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严格比例性出发,他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在不列颠日食的观测,成功的检验了他的理论之后,爱因斯坦成了公众瞩目的人物。政治和科学上的对手发起了反对他的相对论的运动,但未获成功。所以,诺贝尔奖金委员会明知的授予爱因斯坦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不是因为他的相对论研究上的成就,而是因为他对量子论的贡献。自1921年起,爱因斯坦尝试建立物质统一理论,其目的是合并电动力学和引力论。甚至在汤川秀树的研究已表明,除了引力和电磁力之外,还存在其它力之后,他仍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但最后未获成功。在1917年,他虽然发表过一篇有助于量子论统计解释的文章,此后基于不同的哲学观点,反对由玻尔和海森堡提出的“哥本哈根解释”。1933年由于爱因斯坦的犹太人背景,受到打击和迫害,解除了他在德国具有的所有学术职位。后来他移民美国,在美国普里斯顿高等研究所继续他的研究工作。爱因斯坦在晚年,由于担心德国法西斯侵略,与一些人一起,在1939年2月8日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发展美国原子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