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表彰、奖励或其他荣誉
序号 |
奖项(或荣誉)名称 |
等级 |
作用 |
授予单位 |
时间 |
1 |
“ DSP 技术 ” 课程的设计、建设与实践 |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
主研 |
教育部 |
2001 |
2 |
“ DSP 技术 ” 课程的设计与建设获 |
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主研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2001 |
3 |
国内知名品牌专业通信工程的建设与实践 |
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负责、主研 |
四川省教育厅 |
2005 |
4 |
EDA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
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
主研 |
四川省教育厅 |
2005 |
5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征题奖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
负责 |
教育部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 |
2005 |
6 |
电子设计竞赛优秀辅导教师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
负责 |
教育部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 |
2004 |
7 |
通信工程专业 |
国家级第二特色专业 |
负责、主研 |
教育部 |
2007 |
8 |
数字信号处理 |
国家精品课程 |
主研 |
教育部 |
2004 |
9 |
数字信号处理 |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主研 |
教育部 |
2007 |
10 |
通信原理 |
四川省精品课程 |
负责、主研 |
四川省教育厅 |
2005 |
11 |
ASIC设计 |
四川省精品课程 |
主研 |
四川省教育厅 |
2007 |
12 |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 |
四川省精品课程 |
主研 |
四川省教育厅 |
2005 |
教材
序号 |
教材名称 |
编著者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备注 |
1 |
通信原理 |
李晓峰、周宁等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8 |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一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
2 |
数字与模拟通信系统 |
邵怀宗、李晓峰等改编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7 |
|
3 |
随机信号分析 |
李晓峰、李在铭、周宁、傅志中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7 |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一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
4 |
通信与信息工程专业英语教程 |
陈杰美、刘洪盛、饶渐升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6 |
|
5 |
信号分析 |
彭启琮、邵怀宗、李明其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6 |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一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
6 |
光纤技术 |
饶云江 |
科学出版社 |
2006 |
|
7 |
光纤光栅原理及应用 |
饶云江、王义平、朱涛 |
科学出版社 |
2006 |
|
8 |
通信系统工程 |
周宁、李晓峰改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 |
|
9 |
光纤传感器进展 |
饶云江、在靳伟等 |
科学出版社 |
2005 |
|
10 |
移动通信和无线通信中信号处理新进展 |
刘郁林、邵怀宗译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4 |
|
11 |
随机信号分析 |
李在铭、李晓峰、周宁、傅志中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4 |
|
12 |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英语(双语)教学指南与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实践 |
吴军蹄、饶渐升等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2 |
|
13 |
DSP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彭启琮、李玉柏、管庆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2 |
|
14 |
实时信号处理 - 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李玉柏、杨乐、李征等译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2 |
|
15 |
数字图像处理、压缩与识别技术 |
李在铭、李晓峰等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0 |
|
16 |
快速自适应信息处理 |
陈尚勤、李晓峰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1993 |
全国高技术重点图书 |
17 |
高速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 TMS320 系列 DSP ) |
汪亚南、王新杨、李晓峰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1991 |
|
18 |
随机信号分析及工程应用 |
李在铭、张全芬、李晓峰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1990 |
|
19 |
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 |
李广军、林水生等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7 |
|
20 |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 |
李广军、林水生等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5 |
|
21 |
计算机通信网接口技术 |
李广军、林水生等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4 |
|
22 |
信号与系统分析 |
朱学勇等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0 |
|
23 |
信号与系统 |
朱学勇等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1998 |
|
教改论文
序号 |
题目 |
刊物名称 |
发表时间 |
作者 |
1 |
<本科毕业设计和实验室建设结合>模式的探索 |
实验科学与技术 |
2008 |
王琳、刘镰斧等 |
2 |
融多种教学法于<通信原理>课程的实践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
2007 |
王琳、刘镰斧等 |
3 |
浅谈〈通信原理〉课程教改的探索和体会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
2006 |
王琳、李晓峰、刘镰斧等 |
4 |
结合专业发展开展双语教学改革 |
电子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 |
2006 |
李玉柏、段景山、王军 |
5 |
实践双语教学改革,树立精品战略意识 |
第二届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
2006 |
刘镰斧、王琳 |
6 |
浅析〈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探索 |
第二届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
2006 |
王琳、李晓峰、刘镰斧 |
7 |
强化工程实践训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电子信息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
2006 |
饶力、刘镰斧、王琳、李晓峰 |
8 |
树立精品战略意识,进行专业建设,培养高水平通信人才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5 |
李玉柏、李晓峰、毛玉明、彭启琮 |
9 |
论我国通信产业发展及其专业人才需求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2005 |
李玉柏、彭毅、杨兵、欧蓓 |
10 |
改革教学模式 培养高素质人才 |
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提高论文集 |
2005 |
李晓峰、徐岩、吕红胤 |
11 |
创新综合设计性实验建设初探 |
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论文集 |
2005 |
饶渐升、傅志中 |
12 |
结合专业发展开展双语教学改革 |
电子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 |
2004 |
李玉柏、段景山、王军 |
13 |
关于双语教学中实验环节的建设与实施 |
电子高等教育学术研究会 |
2002 |
饶渐升、吴军蹄 |
14 |
电子设计竞赛与创新实验室建设 |
实验科学与技术 |
2005 |
林水生 |
15 |
课程组的建设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
2004 |
朱学勇 |
16 |
浅谈《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改革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
2005 |
朱学勇 |
17 |
“数字信号处理"和"信号与系统"两课重叠内容的处理方法探讨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
2005 |
朱学勇 |
18 |
课程组的建设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
2004 |
朱学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