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负责人   
  主讲教师  
队伍结构与素质
教学改革与研究
 
   
   
   
 

 

 


1.在教学上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以及课内外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授课的效果,课堂教学采用板书与电子教案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基本电路、基本特点、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工程估算方法,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的培养,淡化分析过程的数学推导,并有丰富多样的工程实例,生动表现具体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难表达的物理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并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用基本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授课,开展互动教学。分析过程采用启发式,可以由老师提出问题、同学思考,一起讨论,得到解决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同学提出问题与老师一起讨论得到结果,并采用大型设计题目( EDA 仿真或应用设计实例)及小作业(课后作业)相结合方法,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搜集、阅读各种文献资料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应用硬件的能力。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实践机会,参与课程组领导的电子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
 

2.加强软硬件设计能力培养

射频电子电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此,我们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良的软硬件环境。我校电子实验中心,配有专门老师对学生开展试验教学,对设计题目进行实地指导。

射频电子电路实验室具有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扫频源、高质量的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议、双踪示波器、低频信号源、直流稳压电源、 低频毫伏表、 高频毫伏表、数字式频率计、调制度测量仪等设备。既有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内容,也有学生自行选题,自主设计和调试的实践内容。实验教师工作负责,对学生耐心指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历届电子设计竞赛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电子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向学生开放,使得学生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了解。

3.课程考试与评价体系改革

为了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死记硬背传统应试方法,促使同学自主学习、自己归纳总结和应用能力。我们注意改革考试方法,一方面考查同学掌握基本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考查同学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设计电路的能力。

4.继续完善网络课堂,提供教师和学生交互的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以教改项目为牵引和指导,以教学内容改革和高质量的教材建设为核心,课程组取得了如下显著成果:

1、近五年出版、翻译的教材

序号

教材名称

编著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模拟电路基础 刘光祜 饶妮妮

电子科大出版社

2001

2

射频模拟电路

张玉兴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9

3

射频模拟电路习题解答

张玉兴 杨玉梅

本科生讲义

2003.12

4

无线应用射频微波电路设计

张玉兴 刘光祜 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8

5 模拟电路课程辅导 刘光祜 电子科大出版社 2005
6 射频与微波功率放大器设计 张玉兴 赵宏飞 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4
7 非线性电路与系统 张玉兴  研究生讲义 2006.10

 

2、开发的专项实验室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针对课程

开发时间

1

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

射频电子线路
通信技术与系统

1997.4-1998.4

2

微波有源电路实验

射频电子线路
微波固态电路

2000.10-2003.10

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是电子科技大学于1997.41998.4针对学科专业课程射频电子线路通信技术与系统的专项实验室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了从实验内容的设计到硬件平台的建设工作。该实验融设计型与验证型于一体,紧密围绕课程大纲知识点的要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电子通信系统、电子线路单元电路及系统的独立设计方法及能力,包括电路板设计、组装设计,单元电路调试及系统总调能力,通过实践,深化所学理论,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无线对讲机收发系统的设计、装调、提示测试各项任务。该项目建设现已投入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试验中心供射频电子线路通信技术与系统教学应用,并面向全校开放,已服务于全校2000多名本科生的课程培养中,受到广大师生们的充分肯定与赞扬。

微波有源电路实验,是电子科技大学于2000.102003.10针对学科专业课程射频电子线路微波固态电路的专项实验室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充分利用了可靠性高、性能完备而价格便宜的二手设备、二手器件,并较好地利用了学院与相关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获得了部分元器件的支持,从而克服了微波实验设备价格昂贵、元器件贵重而学校投入经费有限的矛盾,保证了实验室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开设出5个关于微波技术方面的实验,填补了我校本科教学中关于有源微波技术实验教学方面的空白,并在国内高校的此类实验教学中处于领先地位。

 

3、发表的代表性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序号

题目

刊物名称

 作者

时间

1

模拟电路课程几个知识点教学方法的讨论

电子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刘光祜

2000.9

2

基础实验课教师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几点体会

实验科学与技术

陈  瑜

2003.1

3 论理工科课堂教学 长春理工学院学报

陈  瑜

2005.12

 

4、获得的代表性教学表彰和个人奖励

教师

序号

奖项名称

时间

张玉兴

1

模拟电路”课程现代化建设与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

2 电子科技大学第三届优秀实验教学成果奖 2002
3 电子科技大学托普教学优秀奖 2002
4 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奖 2003
5 四川省“情牵教育”优秀教师奖 2006
刘光祜 1 模拟电路”课程现代化建设与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
马建国 1 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6
2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6
陈  瑜 1 电子科技大学托普教学三等奖 2000
2 电子科技大学托普教学一等奖 2003

 

 

 

 
Copyright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