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本课程的第一节课我们就介绍本课程的特点、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提问,将课件和相关教辅材料挂在网上,学生可以预先学习,在新教材试用期,鼓励学生发现教材中的问题,对善于发现问题和有见解的学生提问在平时成缋中加分。课程结束时每个学生都要写一份学习心得作为平时成绩。教学中善于发现人才,课程教学答疑中对一些有兴趣且有能力的学生重点培养,引导他们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或推荐他们参加电子
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的活动,充分发挥其能力。
2、采取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学习,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材施教,培养了拔尖人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采取启发式教学,在讲课时注意先提出问题,如信号传输中为什么要调制?接收机中为什么要混频?给学生一个思考过程再往下讲。在学风好的班级对有些章节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重点讲授为辅。以寝室为单位协同学习,组织专题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加入科协,教师布置相关设计任务,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教师讨论,采用仿真软件得到结果,并完成电路板图,进而安装调试,得到测试结果,使学生受益颇多。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成绩优秀。实现了融教于学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课程教学和课外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编写课程学习参考书,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射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公式多,概念多,学生普遍感觉比较难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根据多年教授该课程的体会和资料我们编写出版了“射频模拟电路习题解答”,书中分析了各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典型例题详解,每章还选编了各种类型的自测试题,通过这些环节有效地巩固了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实验分为两部分,并不断自主开发新的实验内容。
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加深对高频电路理论的理解,学会高频常用仪器仪表的原理和使用。使学生掌握常用高频电子线路的设计、组装、调整和测试技能,并初步具备工程实践能力。
1)高频电子线路的常规实验:用单元电路实验板、综合实验板和实验箱进行。
2)结合课程设计和小制作,增加一部分学生对高频电子线路和系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3)利用电子线路EDA软件,完成高频电路EDA实验和通信电路仿真。
5、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为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学习提供平台。
为了有效的利用硬件实验环境,让学生先预习,再实践,我们还开发了“射频电子线路”网络学堂,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只要有网络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自学,加深理解,带着问题进实验室。
6、加强实验课程改革,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本课程为了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本系教学计划的硬件课程设计中安排了射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设计安装一个无线对讲机,并测试整机性能指标,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验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和调试电路,学习掌握本课程的电路设计、分析和系统安装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7、尝试考试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考试中我们采用全开卷方式、一页开卷等方式进行学生知识能力的考核。
a.全开卷方式:学生可以带他自己认为需要的所有课本与资料,试题中增加设计性、灵活应用,深化概念等方面的内容。
b.一页开卷方式:考试前让学生对本课程进行小结,考试时允许学生参看自己的小结,考完后小结随试卷一同交上。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学生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上而不是用于死记硬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