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线路主干课,工程实践性强是该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射频电子线路实验依托于射频电子线路课程,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射频电子线路学科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在传统的高频实验内容基础上,紧跟当前射频电路的发展要求增加了射频、微波有源电路的部分实验,使学生在牢固掌握无线电收发系统单元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基本测试及工程设计方法的同时,对射频电路的发展和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针对当今高校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要求,综合性实验设置为“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
,该实验融设计型与验证型于一体,紧密围绕课程大纲知识点的要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电子通信系统、电子线路单元电路及系统的独立设计方法及能力,包括电路板设计、组装设计,单元电路调试及系统总调能力,通过实践,深化所学理论,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无线对讲机收发系统的设计、装调、提示测试各项任务。该项目建设现已投入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试验中心供“射频电子线路”、“通信技术与系统”教学应用,并面向全校开放,已服务于全校2000多名本科生的课程培养中,受到广大师生们的充分肯定与赞扬。
配合不断发展的射频电路研究领域,实验室除配有扫频仪、高频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高频毫伏表、稳压电源、高频实验箱等常用高频仪器设备外,还配有微波功率计、微波网络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等精密高值仪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现代射频领域的测试方法。
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针对本课程工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基于传统高频实验项目的基础上,紧跟课程发展特点,开出射频/微波有源实验、综合性实验及选做实验,已服务于全校2000多名本科生的课程培养中,受到广大师生们的充分肯定与赞扬。射频实验课程依托于射频电子线路课程,旨在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电子通信系统、电子线路单元电路及系统的独立设计方法及能力,通过实践,深化所学理论,通过实践,掌握现代射频领域的测试手段,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课程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础实验,包括:
(1)单回路调谐放大器,通过本实验,可以使学生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2)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电路,通过本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LC电容反馈式三点振荡电路设计及电参数计算、掌握振荡回路Q值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掌握反馈系数不同时,静态工作电流对振荡器起振及振幅的影响。
(3)高频功率放大器,通过本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丙类放大器的计算与设计方法、了解电源电压VC与集电极负载对功率放大器功率和效率的影响。
(4)模拟乘法器实现调幅与检波,通过本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调幅与检波的工作原理、了解模拟乘法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示波器测试调制度等参数的方法。
(5)模拟乘法器实现混频与倍频,通过本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混频与倍频的工作原理、进一步了解模拟乘法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计算混频增益。
(6)低噪声放大器特性测试,通过本实验,可以使学生通过试验,了解MMIC放大模块的使用方法、馈电方法、电路构成及性能测试方法,熟悉微波网络分析仪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MMIC放大器的通频带、增益及1dB压缩功率点的测试方法。
(7)混频器参数测量,通过本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混频器的微波阻抗测量、静态参数测量方法,学习混频器的噪声系数测量、中频阻抗测量、变频损耗测量。
(8)压控振荡器参数测试,通过本实验,可以使学生通过试验,了解常用微波压控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指标及其测试方法,熟悉对常用微波测试仪器——频谱分析仪、功率计等的使用方法。
第二部分为选做实验,包括:
微波电路、频谱分析仪讲座、滤波器测试、微波技术实验、微波电路与微波测量。
第三部分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实验。
该实验讲解典型的对讲机原理、电路计算,学生利用分立元件进行安装调试并整机组装。实验内容:学习典型的对讲机原理,学习无线电元器件的认识鉴定,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掌握装配、焊接技术,熟悉测试仪器,完成实践报告。项目涉及核心知识点:对讲机原理(发射、接收、调制、解调制、功率放大)。该实验项目的目的和任务:提高学生对高频电子线路、通信系统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好学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