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设计

1、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和研究强调素质教育, 构建“主导一主体”的教学结构,学教并重,即“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也不是学生知识的惟一来源,媒体(教学道具)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等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知识拓展应用和创新能力,增强教学实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中实施现代教学理念的措施:

1)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并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变;由教师单向注入式教学向师生互动式教学转变;由只适应粉笔授课向适应现代教学手段结合使用的教学方法转变。

2)要求教师运用“学教并重”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改变课程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式训练的状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协作学习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注重体现交叉学科的特色,突出信息化对机械制造的集成作用,正确处理基础内容与知识延伸拓展的关系,强调用计算机集成技术解决机械制造问题的方法学习,同时结合基本理论与实际应用以及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和研究成果,采用提出问题、分析现象、总结规律、探讨方法的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4)在实验教学中,课程组充分利用拥有的先进实验条件,围绕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知识综合应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构建相对完整的实验体系。课程组的具体做法是:设计了认知实践、基础实验、选做实验和创新实验等四个层次的实验项目。实验项目融设计型与分析型实验于一体,紧密围绕课程大纲知识点的要求,巧妙构思和组织实验内容,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有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应用所学课程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此类实验,能让学生熟悉掌握计算机设计,分析和制造等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能,亲身体验和探索信息化集成技术在解决机械问题中的应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动手能力,使理论知识具体化,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设计:

针对“CAD/CAE/CAM方法与技术”课程涉及面广、数学公式多、理论概念抽象、实际应用知识难以掌握等特点,课程创立了采用框架诱导式进行理论教学和分层次进行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并引入了讲授式、讨论式教学、演示式教学、比较式教学、问答式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力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结合运用,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难懂的公式物理化,知识的掌握系统化,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素养,启迪学生创新思想,促进学生知识拓展应用能力的提高。课程组在教学方法设计上的具体做法为:

♦ 讲授式教学: 对于课程中涉及的参数化特征建模、有限元理论和技术等知识点,教师采用课堂讲解的办法开展教学。

♦ 讨论式教学: 围绕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采取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进行课堂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  演示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课程组自主开发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图象、实物图片等方式,形象化演示集成制造技术解决机械问题所得的结果等。

♦ 比较式教学: 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分析方法中的共性问题,采用类比归纳方式进行教学。

♦ 问答式教学: 采用设置问题,启发思考,归纳总结的互动方式进行教学。

♦ 实践性教学: 围绕课程关键知识点,设计认知、基础、选做和创新等四个层次的实验,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教学评价设计:

课程设计采用了针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进行双向考核的措施,全面监测和评估学与教两个方面的教学效果,以促进和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在评价教师教学的环节中,课程组设计采取了校督导组巡查听课、设置随堂学生通讯员、期中组织召开学生评议会、期末上课学生网上评教等教学全过程综合评价体系,进行教师教学的评价。校督导组将巡查听课的情况和评价指导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学管理部门和主管领导;随堂学生通讯员负责每周向教学管理部门报告收集到的学生意见和监测到的教学异常情况;在期中,学院主管部门、课程组和各课程班学生代表联合召开以“教学效果”评议为主题的经验交流会,收集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在期末课程结束后,运用网上教学管理软件开展学生“一生一票”的网上评教活动,综合评价每个任课教师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表达能力、育人寓教、作业批改等方面的情况。课程组根据上述各个环节取得的教师教学评价信息,通过安排教学教研活动,及时总结和交流教学实效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促进课程组教师共同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经验。

在学生学习考核的环节中,采用堂内学习、堂外实验、平时作业、半期考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学生成绩综合评定方法。该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以“考试只是方法,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才是目的”的思想,督促学生重视知识获取和能力提高的过程,调动学生在实践训练、课堂讨论、师生互动、协作交流等方面的学习自主性,在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中促进学生建立积极思考,努力进取的良好学习氛围。

上述一系列双向考核措施和方法,在全面监测和评估学与教两方面教学状况的同时,也充分利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束各个环节的有利时机,促进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并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实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