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教学与实验高度结合的教学模式
电路分析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不与实验教学紧密联系。而本课程特别强调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紧密联系。理论教学与实验安排在同一学期;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许多教师课堂理论教学同时,兼任实验指导教师;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包括实验教学内容,还包括数十个实验教学演示录像。
2、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积极探索研究式教学模式,对于电路分析课程这门专业基础课来说是有难度的。因为本课程涉及的主要是经典的电路理论,知识已经很成熟,就课程本身很难在教学中探索新的知识,因此对本课程教师要求比较高。本课程直接重视课程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研究式教学模式,近2年开展了研究式教学模式的试行工作,取得明显的成绩。
3、具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的优秀的师资队伍
电路分析课程组有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课程组现由7名教授(博导3人)、10名副教授、及20余名中青年为主的教师构成。其中四川省优秀教师1名,校优秀主讲教师4名,校优秀青年教师3人。课程组多年来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积累了从事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与研究经验,整体教学质量高,教学思想活跃,教学各具风格,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敬业精神,从而保证了本课程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4、一流的教学平台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工科电工 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重点建设课程,承担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的“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为学校“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点实验室。该“基地”和 “中心”为课程建设从教学队伍、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设备设施、教学综合条件等方面提供了强劲的支撑和有力的保障,确保课程实施过程中有资源丰富、齐备的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和先进的综合实验室与实验设施等一流教学条件,每年对全校3000余名电工电子类本科生开展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