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目标
持续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学队伍,稳固保持一流的教学团队;积极探索现代教育理念,凝练一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加强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建设,保持一流的教学条件,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广泛深入的课程建设使课程教学保持整体优良效果,突出电子科技大学的传统和特色,发挥辐射和示范的作用。
建设步骤和计划内容:
(1)稳固保持一流的教学团队
“电路分析基础”是我校“3+6”核心建设课程,学校提供了稳定的政策,10多年来,坚持实行“首席教师”制度。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学校,近90%的学生必修“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每年有近30年主讲教师对3000名学生开出本门课程,“首席教师”不仅规范统一教学内容和考试程序,还形成一支既是稳定的也是动态的教师队伍。学校坚持教授、副教授上讲台制度,特别鼓励教授们上核心基础课程,坚持学生自主选择教师的制度,教师挂牌上课,竞争上岗。学校发挥课程组学术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发扬课程组传、帮、带培养课程组教师的传统,坚持从优选拔和不断学习、研究、提高的课程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切实推动、开展和实施课程组制定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坚持青年教师的助教制度,已经建立形成的一流教学团队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
(2)凝练一流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探索应用现代教育理念,总结课程组在讨论式教学、演示式教学、比较式教学、问答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的经验,有机整合各教学环节新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改革的成果,特别是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凝练一套一流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使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取得实效的教学目的。
(3)持续建设和保障一流的教学条件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电子科技大学“3+6”核心课程,是“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的重点建设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实验依托“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拥有一流的教学条件。在保证基本理论知识的验证性实验基础上,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改革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同时大力改革和加强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挥网站示范和辐射作用
根据课程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网上资源,力争在一年内,将课堂录像和实验教学录像全部上网。
上述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建设内容和优质教学资源,均可及时通过课程组的课程网站建设、网上资源建设,以及精品课程建设在全国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为辅助提高全国各高校、院、所电类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和师资培养水平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