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6年电子科技大学建校之初,电工基础课程组面向全校开课,由林为干、蒋葆增亲自为学生开设本课程,多年来,先后有虞厥邦、饶克谨、王兆明、程仁杰、古孝洪、兰家隆、胡祥骏、袁敬宏、钟洪声、赵志钦、习友宝等在电工电子学科领域中具有很高声望教授为我校本科学生讲授电路分析基础。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电子科技大学的电路分析课程在国内有显著的地位和特色。
服务对象众多:每年对学校6个电子通信类专业学院逾3000名本科生开本课程,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挑战,既要打好专业基础,又要适应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要求。依托电子科技大学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适应当代技术发展,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国家级教学平台: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和实验室是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对电子科技大学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型、研究型人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选择优质教材:胡翔骏主编《电路分析》是我校长期教学实践的结晶,获高等教育100门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建设立体化教材,该教材被国内多所高等学校采用,已经出版20万册,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同时,精选国内外优秀教材为我所用,如,美国的原版优秀教材等。
改革教学实验模式:开发设计了多项一流的基础实验、选作实验和开放实验项目,先进一流的教学设施和条件,特别是强化学生自主动手实验的原则,给每个学生配一套实验工具,发放一套电子元件,由学生自己完成电路设计与安装,然后到实验室测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丰富的网络资源:电路分析基础是最早的四川省精品课程之一,课程的网上资源建设也已形成规模。已经上网共享的该课程网页内容饱满、教学资源丰富、信息更新及时、学教利用率高、特色鲜明、方便适用。并且课程的网上资源建设已通过与课堂教学环节、实验教学环节等的结合使用,在立体化教学和远程教育的实践中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建设起点高,持续发展性好,辐射作用大,影响面宽,受益面广,成效显著,课程整体达到了国内同类课程的前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