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光纤通信技术及相关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在科学研究和人才需求的牵引下,从上世纪90初开
始开设“光纤通信”类系列课程,课程覆盖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由浅到深,由工程到理
论前后开设了“光纤通信工程”、“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系统”和“光纤通信”等课程。
近30年来,本课程组结合本科生的特点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围绕基础理论、系统设计和实验教
学,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完善教材建设,完成的教学研究工作如下:
1. 在早期的课程教学中,缺乏国内编著的教材,基本上使用自己编的讲义。为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
要,于1994年出版了由当时的主讲教师邱昆教授编写的教材《光纤通信导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该教材注重物理概念,思路十分清晰,并有较 强的时代感。在当时为国内少有的该领域的著作。
2. 2000年后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和光放大技术(EDFA)成为了现代光纤通信重要支柱,课程
组教师研究决定将这两部分内容加入教案,组成了光纤通信新技术这一章,结合实际需求将研究生的部
分教学内容下放到本科生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了电子科技大学专业课与时具进的教学理念。
3.从2001年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并着力建设“光纤通信”课程的网络资源。该资
源于2001年开始逐步在电子科技大学教师社区和网络学堂平台上顺利运行,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时间利用
该网络资源预习、自学、复习、提交作业、了解感兴趣的课外知识,以及与老师进行网上的互动等。
4. 2002年学校投入80万人民币对光纤通信实验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安排新增8个实验项目,重点突
出波分复用技术和传输系统技术,取得极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同时,依托“光纤通信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保证了该课程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并使学生接触到一些先进实验设备和前沿的科
研条件。
5. 光纤通信技术和光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组教师研究决定再次更新教材,由邱昆、王晟、邱
琪联合编写了现在使用的《光纤通信系统》(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这本教材。新增加了光网
络、光交换、光纤接入网、光以太网等前沿内容。
6. 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日趋合理。上世
纪80年代主讲教师为刘树杞教授、梅克俊教授、陈思珍高工、邱琪讲师等。90年代的主讲教师为邱琪副
教授、邱昆教授、周晓军教授、严高师副教授等。2000年以来主讲教师为邱琪教授、严高师副教授、史
双瑾讲师、周建华讲师、兰岚讲师、周晓军教授、邱昆教授等。目前,课内容的覆盖面变宽、实验增多
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授课老师增加为6人,并吸收了在光纤通信领域颇有成就的几位教授、博导参与了教
学及实验指导工作,同时,注重培养年轻教师的成长,使得整个教学队伍日益壮大,现有教授4名、副教
授2名、讲师4名,助教1名,组成具有活力的教学小组,得到了师生们的广泛认可,取得了一批教学、教
研和科研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