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组不定期地进行教研活动,对教学思想与观念、课程的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
设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推动了教学的改革,促进了课程的建设。
教研、教改活动主要包括:
1、更新教学理念。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继承性教育思想转变到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创新
教育思想;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育思想转变到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教育思想;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
变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课程组开展演示式教学、比较式教学、问答式教学、讨论式教
学和实践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用与探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
的能力,启迪学生创新思想,促进学生知识拓展应用能力的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
2、加强课程组建设,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先后开展了针对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
和网络资源建设等一系列专题的大讨论活动,通过讨论,统一了认识。
3、建立教学研讨机制。形成交流、学习、观摩等活动制度化。通过该项工作,课程组现营造起活跃
的教研工作交流氛围。
4、教学管理规范化。做到统一的计划、教学要求、内容、习题布置、作业批改、试题命题、考试组
织与评阅等。同时,鼓励教师个性化教案与生动讲解的方案。既保证了课程内容按大纲进行,又充分发
挥了教师们各自的教学特点。课程主体全部采用多媒体教案,并要求强化讲解的过程,达到了良好的效
果。
5、重视课程教材的建设。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扩大本课程影响、提高我校专业教
学知名度的有效方法。早在1994年,就出版了由当时的主讲教师邱昆教授编写的教材《光纤通信导论》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该教材注重物理概念,思路十分清晰,并有较 强的时代感。在当时为国内少
有的该领域的著作。此外,于1999年7月还出版了卢亚雄老师的《激光束传输与变换技术》,该教材被列
入了“九五”全国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随着光纤通信技术和光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组教师研究
决定再次更新教材,2005年12月由邱昆、王晟、邱琪联合编写了现在使用的《光纤通信》(电子科技大
学出版社)这本教材。新增加了光网络、光交换、光纤接入网、光以太网等前沿内容。短期内已销售近
磬,目前正在重印。
6、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增设实验内容。实验是“光纤通信”课程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的重
要教学环节,学院十分重视,专门开设了一门课程“光纤通信基础实验”来进行相应的实验教学,以凸
显其重要性。注意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良好习惯。利用学校实验室建设基金,先后成立光学工程实
验室、光电子技术实验室、光纤波分复用实验室。
7、从2001年开始,在学校现代教育中心的积极配合下,着力建设“光纤通信”网络资源。该资源于
2001年开始逐步在电子科技大学教师社区和网络学堂平台上顺利运行,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时间利用该网
络资源预习、自学、复习、提交作业、了解感兴趣的课外知识,以及与老师进行网上的互动等。通过网
络平台,实现资源充分共享。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多媒体教案、习题、习题答案、参考文献等内
容已全部上传到课程网站。
8、积极协助学院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以讲座的形式介绍本领域的最新进展,不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
了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也增强了学生热爱专业、致力于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9、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由优秀学生自主拟题或结合教师科研,积极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训
练。
10、注重课程组队伍的建设。吸收了在光纤通信领域颇有成就的几位教授、博导参与了教学及实验
指导工作,同时,注重培养年轻教师的成长,使得整个教学队伍日益壮大。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2名、
讲师5名的具有活力的教学小组,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取得了一批教学、教研和科研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