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



    课程组重视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在课程教学中,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多个教学环节的有机整合,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讨论式教学

    在课堂上适时地组织一些讨论式教学。根据教学内容,事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在课题上互相讨论,教师针对学生在讨论中可以反映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演示式教学

    由于《电路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很枯燥。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自主开发了“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并用于课程教学中。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同时,课程组还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教学,对疑难知识点采用多种方式、多种媒体、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讲解,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透彻理解。

3、实物和现场教学

    在课堂教学之外增加了实物教学和现场教学形式。例如,在课程实训和认识实习教学中,我们不仅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实物,还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结合实际电路进行有关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4、问答式教学

    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一个问题紧接一个问题,一环紧扣一环,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在关键的地方进行启发,最后进行适当的总结。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促进了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5、比较式教学

    通过电路分析中KCL与KVL、网孔分析法与结点分析法、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电容与电感等在相关概念、规律及分析方法中的共性分析,采用类比归纳方式进行教学。

6、习题课教学

    针对课程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课程组精心设计了多层次的习题课,包括“提示习题”、“思路分析习题”和“详细讲解习题”。在教学计划中合理安排相应的习题课学时,以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7、实践性教学

    在电路分析基础理论课开设的同时开设“电路分析实验”,针对课程的内容从理论分析到实验验证进行了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深化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程组在设计“电路分析”实验教学内容时,重视融设计型与验证型实验于一体,对学生开展综合能力培养,要求学生紧密围绕课程大纲知识点的要求,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制作,并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课程组目前开设的基础实验、选做实验、开放实验等28个实验项目,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并应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