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经历
1992年和2002年于四川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7.4-2008.4英国Newcastle University机器人中心访问研究.
社会兼职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议专家,《中国机械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航空学报》、《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教学情况
研究生课程:机器人运动学及动力学
本科生课程:机器人学
科研情况
一、主要研究领域:设计自动化、机器人学
二、代表性论文
1. 陈晓东,范守文. 面向卫星追踪平台的容错纠错策略与算法研究. 宇航学报, 2011, 32(2): 439-445
2. 熊静琪,范守文. 面向雷达天线平台的容错纠错策略及其FPGA实现. 航空学报,2010, 31(11): 2245-2252
3. 张小丽,范守文. 基于自适应思维进化算法的容错控制仿真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 2009, 21(22): 7243-7247
4. Shouwen Fan, Robert Bicker.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A FPGA Based Self-healing Controller for Hybrid Machine Tools. Int. Journal of Advanced Mechatronics Systems, 2010, 2(1/2):99-107
5. 邵旭光,范守文. 一种基于免疫神经网络的故障检测方法. 中国机械工程, 2010, 21(19): 2285-2291
6. 陈斯,范守文. 一种4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的奇异容错纠错策略与方法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 2011, 22 (10): 1143-1148
7. 陈斯,范守文. 基于过约束冗余驱动的球面机构精度容错模型与方法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已接收)
8. 范守文,熊静琪. 机电产品的可验证设计系统及其实现框架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0, 16(6): 1151-1157(EI)
9. 范守文,黄洪钟. 机电产品的容错纠错设计系统及其基本框架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7, 13(7): 1275-1281(EI)
10.吕刚,范守文. 约束驱动的动态关联式装配验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已接收)
11.徐礼钜,范守文. 基于并行计算的新型并联机床动力学解析模型.机械工程学报, 2004,40(4):71-76(EI)
12.范守文,徐礼钜. 基于数字-符号法的空间4自由度并联机构位置正解.机械工程学报, 2002,38(9):57-60(EI)
13.Xu liju, Fan Shouwen. Analytical Model Algorithm for Dynamics of Robotic Manipulators.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Edition), 机械工程学报 (英文版), 1995, l8(2):168-171
14.Xu liju ,Fan Shouwen. Numeric-Symbolic Approach for Kinematic and Dynamic of Robotic Manipulators.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1995,30(5):645-652(SCI、EI)
15.Li-Ju Xu, Shou-Wen Fan. Analytical model method for dynamics of N-celled tetrahedron-tetrahedron variable geometry truss manipulators.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2001,36(11):1271-1279(SCI、EI)
三、授权发明专利
迄今为止已申请国家发明15项,其中10项已经授权:
1.徐礼钜,范守文. 基于混联机构的虚拟轴机床.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00120604.4,授权日期:2003.7.9
2.徐礼钜,范守文. 混联五自由度虚拟轴机床.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01107247.4,授权日期:2003.8.6
3. 徐礼钜,范守文. 两维移动三维转动五轴虚拟轴机床.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01128904.x,授权日期:2004.7.21
4.徐礼钜,范守文. 混联微动机器人.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01128916.3,授权日期:2006.5.10
5.范守文,李辉. 基于一维移动三维转动主进给机构的并联机床结构.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03135788.1,授权日期:2006.5.24(实施许可:中山市美捷时喷雾阀有限公司)
6.范守文,李辉. 一种用于光电子器件封装的精密对接装置.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0310110847.7,授权日期:2007.1.31(实施许可:中山市晶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7.范守文,李辉. 一种新型精密微操作机器人结构.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0310104118.0, 授权日期:2007.10.31(实施许可:东莞市世通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有限公司)
8.范守文,李登静. 机械系统可重构的混联机床及其容错纠错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0810046309.9, 授权日期:2010.12.08
9.范守文,李登静. 并联/混联机床传感器输入故障的容错纠错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0810147900.3, 授权日期:2010.08.11
10.范守文,熊静琪. 带容错和纠错功能的并联机器人装置及其容错和纠错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 200910263431.6, 授权日期:2011.06.01
四、科研获奖成果
1.“钣金数控加工CAM系统” 1997年 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东方气轮机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1年 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五、主持科研项目
1.“容错纠错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其在IC制造装备中的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08.1-2010.12, 经费32万(项目批准号:50775027)
2.“约束驱动的机械产品设计缺陷辩识模型与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2.1-2015.12, 经费57万(项目批准号:51175067)
3.“复杂机械传动系统的可验证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2011.1-2012.12, 经费8万 (项目编号:SKLMT-KFKT-201010)
4.“面向流体传动与控制应用系统的容错原理与纠错方法研究”, 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2011.1-2012.12, 经费6万 (项目编号:GZKF-201029)
1992年和2002年于四川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7.4-2008.4英国Newcastle University机器人中心访问研究.
社会兼职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议专家,《中国机械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航空学报》、《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教学情况
研究生课程:机器人运动学及动力学
本科生课程:机器人学
科研情况
一、主要研究领域:设计自动化、机器人学
二、代表性论文
1. 陈晓东,范守文. 面向卫星追踪平台的容错纠错策略与算法研究. 宇航学报, 2011, 32(2): 439-445
2. 熊静琪,范守文. 面向雷达天线平台的容错纠错策略及其FPGA实现. 航空学报,2010, 31(11): 2245-2252
3. 张小丽,范守文. 基于自适应思维进化算法的容错控制仿真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 2009, 21(22): 7243-7247
4. Shouwen Fan, Robert Bicker.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A FPGA Based Self-healing Controller for Hybrid Machine Tools. Int. Journal of Advanced Mechatronics Systems, 2010, 2(1/2):99-107
5. 邵旭光,范守文. 一种基于免疫神经网络的故障检测方法. 中国机械工程, 2010, 21(19): 2285-2291
6. 陈斯,范守文. 一种4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的奇异容错纠错策略与方法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 2011, 22 (10): 1143-1148
7. 陈斯,范守文. 基于过约束冗余驱动的球面机构精度容错模型与方法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已接收)
8. 范守文,熊静琪. 机电产品的可验证设计系统及其实现框架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0, 16(6): 1151-1157(EI)
9. 范守文,黄洪钟. 机电产品的容错纠错设计系统及其基本框架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7, 13(7): 1275-1281(EI)
10.吕刚,范守文. 约束驱动的动态关联式装配验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已接收)
11.徐礼钜,范守文. 基于并行计算的新型并联机床动力学解析模型.机械工程学报, 2004,40(4):71-76(EI)
12.范守文,徐礼钜. 基于数字-符号法的空间4自由度并联机构位置正解.机械工程学报, 2002,38(9):57-60(EI)
13.Xu liju, Fan Shouwen. Analytical Model Algorithm for Dynamics of Robotic Manipulators.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Edition), 机械工程学报 (英文版), 1995, l8(2):168-171
14.Xu liju ,Fan Shouwen. Numeric-Symbolic Approach for Kinematic and Dynamic of Robotic Manipulators.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1995,30(5):645-652(SCI、EI)
15.Li-Ju Xu, Shou-Wen Fan. Analytical model method for dynamics of N-celled tetrahedron-tetrahedron variable geometry truss manipulators.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2001,36(11):1271-1279(SCI、EI)
三、授权发明专利
迄今为止已申请国家发明15项,其中10项已经授权:
1.徐礼钜,范守文. 基于混联机构的虚拟轴机床.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00120604.4,授权日期:2003.7.9
2.徐礼钜,范守文. 混联五自由度虚拟轴机床.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01107247.4,授权日期:2003.8.6
3. 徐礼钜,范守文. 两维移动三维转动五轴虚拟轴机床.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01128904.x,授权日期:2004.7.21
4.徐礼钜,范守文. 混联微动机器人.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01128916.3,授权日期:2006.5.10
5.范守文,李辉. 基于一维移动三维转动主进给机构的并联机床结构.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03135788.1,授权日期:2006.5.24(实施许可:中山市美捷时喷雾阀有限公司)
6.范守文,李辉. 一种用于光电子器件封装的精密对接装置.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0310110847.7,授权日期:2007.1.31(实施许可:中山市晶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7.范守文,李辉. 一种新型精密微操作机器人结构.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0310104118.0, 授权日期:2007.10.31(实施许可:东莞市世通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有限公司)
8.范守文,李登静. 机械系统可重构的混联机床及其容错纠错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0810046309.9, 授权日期:2010.12.08
9.范守文,李登静. 并联/混联机床传感器输入故障的容错纠错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0810147900.3, 授权日期:2010.08.11
10.范守文,熊静琪. 带容错和纠错功能的并联机器人装置及其容错和纠错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 200910263431.6, 授权日期:2011.06.01
四、科研获奖成果
1.“钣金数控加工CAM系统” 1997年 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东方气轮机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1年 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五、主持科研项目
1.“容错纠错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其在IC制造装备中的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08.1-2010.12, 经费32万(项目批准号:50775027)
2.“约束驱动的机械产品设计缺陷辩识模型与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2.1-2015.12, 经费57万(项目批准号:51175067)
3.“复杂机械传动系统的可验证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2011.1-2012.12, 经费8万 (项目编号:SKLMT-KFKT-201010)
4.“面向流体传动与控制应用系统的容错原理与纠错方法研究”, 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2011.1-2012.12, 经费6万 (项目编号:GZKF-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