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设计
    • 网络教学
  • 教学内容
    • 教学大纲>
      •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 现代工程设计制图教学大纲
      •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 教学日历
    • 课程内容
  • 教学条件
    • 教材建设
    • 课件开发
    • 实验教学条件
  • 教学效果
    • 校内专家评价
    • 专家评价
    • 自我评价
  • 教学资源
    • 教学课件>
      • 机械制图课件
      • 现代工程设计制图课件
    • 测试题>
      • 电类测试题
      • 机类测试题
      • 计算机绘图测试题
    • 模型库
    • 思考题
    • 习题解答>
      • 机类习题解答
      • 电类习题解答
    • 作业布置
  • 课程介绍
    • 发展历程
    • 基本要求
    • 课程简介
    • 课程内容
    • 课程特色
  • 课程学习指导
    • 机械制图课程学习指导
    • 现代工程设计制图课时32学时指导
    • 现代工程设计制图课时64学时学习指导
    • 学习方法指导
  • 师资队伍
    • 教师介绍>
      • 教师介绍-丁杰雄
      • 教师介绍-王启美
      • 教师介绍-蒋丹
      • 教师介绍-秦光旭
      • 教师介绍-王瑜
      • 教师介绍-张遒姝
      • 教师介绍-代小林
      • 教师介绍-余丝佳
      • 教师介绍-范守文
      • 教师介绍-曾志
    • 教师结构
    • 教学成果
    • 教研活动
    • 青年教师培养
您现在的位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现代工程设计制图教学大纲
《现代工程设计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82003         适用专业:非机械类工科各专业

学 时 数:32学时            学 分 数:2学分       开课学期:第1、2 学期

先修课程:无

执 笔 者:王启美 编写日期:2010年6月20日 审核人(教学副院长):杨平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授课对象:非机械类工科各专业本科生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任务是研究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表达、交流和传递;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构思能力,使学生具有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掌握用尺规绘图、徒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制图技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

二、课程内容安排和要求

(一)教学内容、要求及教学方法

本课程包括工程制图基础、电气制图及计算机绘图三部分,内容及要求如下:

1.制图的基本知识   授课学时:1学时

主要介绍《技术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教学要求

(1)了解该门课程学习的目的,任务及学习方法。

(2)掌握制图国家标准有关图纸幅面的大小、格式、比例、字体、图线的相关规定。

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授课学时:1.5学时

主要介绍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正投影法的原理及特性,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直线上的点和平面上的点、线的作图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正投影法的原理及特性,建立初步的空间投影概念。

(2)掌握点、直线、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3)理解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及判断方法,完成相关作图问题。

(4)掌握直线上的点和平面上的点、线的作图方法。

3.立体的投影   授课学时:2学时

主要介绍立体的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平面立体和回转体(基本立体)的投影特性及其在表面上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简单组合体的画法。

教学要求:

(1)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2)掌握平面立体和回转体(基本立体)的投影特性和画法,理解在其表面上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

(3)理解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4.立体表面的交线  授课学时:4.5学时

主要介绍平面与立体相交所形成的截交线和立体与立体相交所形成的相贯线的性质,画

法和作图步骤。

教学要求:

(1)掌握平面截切平面立体截交线的画法(截平面限用特殊位置平面)。

(2)掌握平面截切回转体截交线的画法(截平面限用特殊位置平面),重点掌握圆柱体的截交线画法;理解平面截切圆锥体,圆球的截交线画法。

(3)掌握圆柱体与圆柱体轴线垂直正交的相贯线画法及两回转体相交的几种特例画法。

5.轴测图  授课学时:2学时

主要介绍轴测图的形成,基本投影特性,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以及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方法。

(2)了解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方法。

6.组合体  授课学时:5学时

主要介绍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表面连接关系,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来绘制和阅读组合体的视图, 介绍国家标准有关尺寸标注的相关规定,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来绘制和阅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2)遵守国家标准尺寸标注的相关规定,能做到完整、正确、清晰的标注组合体尺寸。

7.机件形状的常用表达方法   授课学时:4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及简化画法等常用表达方法。

教学要求

(1)理解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及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2)掌握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及局部剖视图的画法。

(3)掌握断面图的画法。

(4)了解常用的简化画法,掌握规定画法。

8.标准件和常用件   授课学时:2学时

主要介绍螺纹的相关知识,螺纹的规定画法。

教学要求:

(1)了解螺纹的形成、结构和要素。

(2)掌握内、外螺纹的画法及连接画法。

9.电气制图   授课学时:2学时

主要介绍《电气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常用的电气系统图、电路图、接线图的

读图方法和绘制方法。

教学要求:

(1)遵守《电气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2)掌握电气图几种常用图形符号的使用,了解绘制电气图画法的基本规则。

(3了解几种常见的电气系统图、电路图、接线图的读图方法和绘制方法。

10.计算机绘图   (全部教学安排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机完成)

(1)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一种典型的绘图软件AutoCAD的使用方法,能用该软件绘制工程图样。

课程教学方法:

1.本课程教学采用课堂讲授、习题课、上机实验、辅导答疑四个环节进行。

2.在教学方式上,把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融为一体,采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现代教学手段,配以适当的实物模型,三维动画模型、黑板板书,注重启发式、形象化的教学,提高讲课效率。

3.计算机绘图部分,由教师在机房给学生进行讲解和实际指导,采用边讲边练的方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安排适当的课外上机时间。

4.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建立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网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便。

5.教学辅导,安排一定的辅导答疑时间及习题课,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学生作业中比较集中的疑难问题及错误进行讲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6.批改学生的全部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自学内容和要求

1.自学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徒手绘图的方法,能在今后的绘图过程中正确使用绘图工具,逐步培养徒手绘图的能力,自学常见平面图形及圆弧连接画法,掌握其画法及分析方法。

2.自学圆柱体与圆锥体轴线垂直正交的相贯线画法,基本了解其画法。

3.自学剖切面的种类,要求掌握各种剖切面在画剖视图中的应用。

4.自学螺纹的标注方法,了解螺纹标注的相关规定。

5.自学印制版图,了解印制版图的相关知识及画法。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要求

计算机绘图   上机学时:8学时

主要介绍AutoCAD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及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利用AutoCAD绘图软件,能正确的绘制工程图样。

上机要求

1.掌握AutoCAD基本画图命令和编辑命令,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4学时)

2.掌握图形环境的基本设置与变更,图层的定义,掌握尺寸标注的命令及参数设置。(1学时)

3.掌握常用绘图工具Ortho、Grid、Snap、Osnap 命令及目标捕捉等命令的使用。(1学时)

4.基本掌握用AutoCAD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2学时)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作业成绩10分、中期考试成绩10分(闭卷,笔试),上机实验成绩5分(上机考查),期末考试成绩75分(闭卷统考,笔试)。

四、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

(1)《现代工程设计制图》(第4版).王启美,吕强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

(2)《现代工程设计制图习题》(第4版).王启美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

2.参考资料:

(1)《机械制图》(第5版).邹宜侯,窦墨林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机械制图》(第6版).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3)《现代机械工程图学》(第2版).蒋寿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工程制图》.胡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5)《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第2版).王建华,毕万全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

(6)《工程制图学习指导及试题解答》.王启美,丁杰雄编著写.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7)《AutoCAD 2009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张云杰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

(8)最新电气简图用、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与电气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新旧图形符号对照、使用实用手册.郭照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年

(9)《电气制图与读图》(第2版).何利民,尹全英.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10)南京理工大学“工程制图”国家精品课程网站http://jpkc.njust.ed.cn/jczt


                                                                                               copyrights @ 2014年3月
                                             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主楼C1区   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邮编:611731